您所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我院教师顾永祥向图书馆捐赠顾梅羹先生之作《中国音乐史》《乐器图考》(电子版)及《百瓶斋琴谱》
发布时间:2021-12-10









 
        12月6日,古琴大师顾梅羹先生之孙、我院古琴专业教师顾永祥向图书馆捐赠由顾梅羹先生编著的《中国音乐史》《乐器图考》电子版图书两种及顾梅羹先生毛笔手书版出版物《百瓶斋琴谱》一函两册。图书馆馆长高萍、副馆长张立等参加捐赠仪式。高萍代表图书馆接受顾永祥的捐赠并向他颁发捐赠证书。
        作为古琴世家,顾永祥与其父顾泽长、祖父顾梅羹三代从教于沈阳音乐学院,其祖父顾梅羹先生(1899-1990)是我国著名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是当代川派古琴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古琴演奏、理论、古诗词和绘画等方面均有深厚的修养和高超的造诣,特别是在古琴文献的整理和传授琴艺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1959年,顾梅羹先生受李劫夫院长的邀请来我院民乐系从事古琴专业教学工作,成为东北古琴专业教育第一人。顾梅羹先生在沈阳音乐学院期间完成了著作《琴学备要》,这部著作被学术界称为“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上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1985年,顾梅羹先生召收了古琴专业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位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顾梅羹先生也曾兼任中国音协辽宁分会理事、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
        此次捐赠的电子版图书--由顾梅羹先生编著的《中国音乐史》价值和意义重大。据顾永祥介绍,此书为顾梅羹先生20岁时应邀到山西太原育才馆和省立国民师范教授古琴、中国音乐史和古典文学期间,为教授音乐史课编著的一本音乐史教材。据业内学者考证和已有资料推算,  此书刊印时间大致在1922年至1923年间,有可能还要早于目前学界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音乐通史--由叶伯和先生于1922年所编写的《中国音乐史》一书。作为中国近代早期音乐史学成果之一,其意义对中国近代音乐学术史发展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令人遗憾的是,此书目前所知存世仅见两本(郑州洞林大觉禅寺住持延若法师私藏一本和山西祁县图书馆公藏一本),此版为祁县图书馆藏本的电子扫描版,特为顾梅羹先生家人纪念留存。馆长对顾永祥此次将这珍贵电子版无私捐赠给我馆以供师生读者阅读、研究表示深深的感谢。
        《百瓶斋琴谱》是清代川派古琴标志性琴学著作,在中国古琴艺术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琴谱成书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后,由古琴“泛川派”创始人张孔山嫡传弟子顾玉成辑订而成,并以其斋名命名。后经其子顾隽、顾荦以及其孙顾梅羹的增录和校对,遂成今日所见跨越160余年和三代琴人传承的《百瓶斋琴谱》。其间,顾玉成“精楷亲书”的琴谱原本在战火中不幸罹劫,此2015年由中国书店精装出版的《百瓶斋琴谱》是顾梅羹先生据家学以及多方收集原本抄存的毛笔亲书本,其中收录的琴曲是川派的重要代表曲目。
        在捐赠仪式上的交谈中,顾永祥讲述了此次捐赠资料,特别是《中国音乐史》一书的成书历史和颇为坎坷的传世和发现经过,回顾了他成长过程中所亲历的对其祖父在古琴教学、治学方面的印象,同时,表达了其一家祖孙三代对沈阳音乐学院的深深情感。
        高萍馆长对此次捐赠古琴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电子版图书将尽快收入“馆藏音乐理论及乐谱数据库”供读者使用。同时,对下一步可将顾梅羹先生的学术成果及相关演出音频、视频等资料数字化加工建成“顾梅羹先生专题数据库”事宜提出合作意向,顾永祥老师欣然应允。大家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建数据库的方式纪念一代古琴教育家顾梅羹先生一生卓越成就表示一致赞同。
                                                                                                  文稿    王洪    
                                                                                                  摄影    李澄

Copyright@2010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